栏目导航
住建部 2025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文章出处:米乐m6平台官方版 人气: 132 发表时间: 2025-04-15 23:47:34
2024年1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进展和成效,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切实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年1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部署推进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燃气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进展,快速推进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司局负责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打好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攻坚战。快速推进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抓好更新改造项目全过程管理。今年基本完成已排查出的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任务。二是重拳整治第三方破坏燃气管道问题。深入排查燃气管道周边的工程建设项目,压实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燃气经营企业及有关部门安全责任。强化管道保护的方法,严格落实现场交底会商制度。三是加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以燃气管道为重点,加大智能物联感知设备布设力度,自动感知、动态监测燃气管道运作时的状态,保障安全运行。四是持续加强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盯紧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和“回头看”,及时整改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安全。五是加快健全燃气安全长效机制。夯实法治基础,完善技术标准,加强科学技术研发,进一步规范燃气市场经营秩序,提升燃气管道设施安全运作水平。
全面推进支持实施城市生命线个国家政策支持方向无一不指向 “城市生命线”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 建设政策支持!!
1、 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重点任务之一:
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设备应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老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应区分重点、统筹推进,逐步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运作状况的实时监测、模拟仿真、情景构建、快速评估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安全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作。建立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流程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地下管网建设运行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严格落实管道安全监管巡查责任,切实提高燃气、供热安全管理上的水准。落实居民加压调蓄设施防淹和安全保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加强对城市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安全运行监测。
示范城市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等工作,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通知提到,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格外的重视城市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地质安全风险,坚持安全第一、标本兼治、系统管控、统筹施策的原则,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和幸福安康的宜居环境。
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对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系统,加强设施运作状况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精准溯源、协同处置,保障城市安全运作。大力推行智慧工地、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桥梁、智慧路灯等“互联网+监管”,充分运用非现场、物联感知、掌上移动、信息监测等新型监管手段,弥补监管短板,提升既有房屋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城市管理执法监督等领域监管效能。
放眼全国,各地动作不断,结合各自真实的情况,因地制宜 多地密集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多地把完善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配套搭建监测物联网作为重要抓手之一,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
城市生命线,如同人体的血脉,是支撑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运行系统日趋复杂,各类安全风险亦不断攀升。
“1·13”青海西宁公交站地面坍塌事故,“6·13”湖北十堰重大燃气爆炸事故,“7·20”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11·6”桦南体育馆坍塌事故以及近日发生的“3·13”燕郊燃气爆燃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也让人们对城市安全问题越发重视。
随着物联网、AI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发展,为城市生命线的数智化升级,塑造更加宜居、智慧、韧性的城市带来了新机遇。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平台建设从城市生命线安全运作的整体方面出发,以预防城市内涝、桥梁垮塌、隧道坍塌、路面坍塌、地铁侵限、燃气爆炸、房屋坍塌、河湖污染、大面积停水停气等重大安全事故为目标。利用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仪器对城市排水、供水、燃气、热力、综合管廊、桥梁、隧道、建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作时的状态搭建感知监测网,形成常态化监测、动态化预警、精准化溯源、协同化处置等核心能力,实现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监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确保城市运行的主动式安全保障。
实时监测排水设施关键节点实时监测,包括管网水位、流量、水质、气体、泵站运作时的状态等信息,形成设施完整、拓扑清晰、位置准确的排水设施“一张图”,确保城市排水运行通畅,避免内涝等问题的发生。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人工智能_人工智能技能_运用_AI_最新进展 雷锋网
-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FOOD BEVERAGES AND FOORAW MAALS
- 严重打破!青藏高原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
- 川普币的价值